close

自從老大開始唸小學, "大手牽小手, 走路去上學"變成我的例行功課, 一方面是響應校長的呼籲, 再方面女兒說了:老師說減少開車可以減少下酸雨喔 ! 為此, 學校還每天請學生和家長自我記錄, 只要一學期走路上學日數超過一定天數, 就予以獎勵, 這兩年以來,  除非出國或是出差必須很早出門,  我們父女兩人可說是風雨無阻.

有過掙扎嗎 ?? 當然, 尤其是一早醒來發現正下著大雨時..有一次, 甚至在走出大樓沒幾步路就已經全身濕透了,

"你在堅持甚麼阿 ??"

坦白說, 真的是衝著女兒才剛接觸或接受的初淺的環境關懷意識, 在這方面, 我是絕對的行動派..

因應的方法很多, physically, 我們讓她帶一條乾毛巾上學, 同時幫她多準備一雙乾襪子, 或是後來甘脆讓她穿涼鞋上學(我們以前不喜歡讓小孩穿涼鞋), 而且剛好女兒的老師是"進教室脫鞋派"的, 因此應付雨天, "足"矣 ! On the other hand, psychologically, 我們總是自我安慰說"看(那一團塞在路上動彈不得的汽車) ! 我們用走得還比較快呢 !"

雨天其實不多, 特別在南部.

我們真正的挑戰是污濁的空氣--

以女兒的班級為例, 一個學期統計下來才不到1/6的小朋友是定常走路上學的, 用這個抽樣推算到全校72個班級, 再假設平均一部機動車輛(either a motercycle or a car)都帶兩個小孩者, 初估每天早上在這所小學附近排煙的機動車輛約在1,000部左右

(35X(5/6)X72/2=1050)

這還不包括我們一路上要經過的兩所高中--那些可能在家都還吸著奶嘴的高中生以及提供他們奶嘴的父母親..

這方面, 除了戴個自我安慰的口罩, 我想不出其他方法...

或者, 我們也該加入開車一族呢 ??

我們堅持對環境友善, 回報我們的是什麼 ??

其實走路上學基本上可以養成小孩"有準備(well- prepared)"的習慣, 因為要走路, 所以前一晚務必get everything ready, 因為要走路, 所以至少要預留約20分鐘的時間(家離學校大約1Km)提早出門, 因為要走路, 所以不可能空著肚子出門, 而要完成這些事, 大約早上6:30就得起床, 誰叫你起床 ? 對不起, 自己定鬧鐘, 而且還要把老爸也叫醒才可以..

有一天在學校的後門我看到一幕永遠忘不了的畫面:

一個媽媽蹲在車後座門邊幫小孩穿鞋, 而那小公主則顯然還呼呼大睡哩 !

幸好我不是那個媽媽, 或者, 幸好那不是我的小孩 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venks 的頭像
    stevenks

    stevenks

    steven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